龐一鳴表示,這些資料長期累積,可做政策評估、大數據運用,成為社會共同的資產,所以現在就要把基礎工作做好。第一階段希望能提升民間與政府之間的行政效能,這些資料也將成為計算長照品質指標的基本元素,幫助未來的政策分析和規劃更有所本。下個階段,在法規和制度兼顧個資安全和隱私的前提下,這些資料也可望能像電子病歷一樣在機構之間流通。
改善核心、規劃未來
在確認資訊交換標準後,衛福部也規劃改善既有長照資訊系統,目前已進行中的包括照顧服務管理資訊平臺、照顧機構與人員管理資訊系統、費用審理核銷系統,關乎機構、人員、服務流程,即是長照資訊核心架構。「掌握什麼樣的人來提供服務。」龐一鳴說,「照顧機構與人員管理資訊系統」重點在於將過去散落各處的資料斷片,重新進行勾稽、篩選、補登,預計4月完成。將參考醫療機構和醫事人員的管理方式,配合財務政策和特約制度,將長照服務單位的基本資料、長照服務人員的職業訓練、證照、再教育時數、執業登記、報備支援等狀態,都納入系統,可以自動更新、即時查詢。透過資料增補連結完整資料庫,衛福部也將在5月推出更加即時性和視覺化的「長照服務資源地理地圖」,全國長照機構和人員的分布,民眾都將可以一目瞭然。
採訪/高有智、邱彥瑜、邱宜君 撰文/邱宜君
資料來源:安可人生網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