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甲殼類及其製品
甲殼類泛指科學分類歸屬甲殼綱者,如蝦子、螃蟹或龍蝦等。有些人天生對於甲殼類中「原肌球蛋白(tropomyosin)」過敏;當蝦蟹保存不當時,細菌滋生產生大量組織胺(histamine),也會發生過敏反應。
2. 芒果及其製品
研究發現,芒果果皮含有漆酚(urushiol)、檸檬烯(limonene)或β-派烯(β-pinene)等酚類致過敏物質。
3. 花生及其製品
目前已經發現花生中含有多種 Arah 系列致過敏蛋白質,這些蛋白質多數參與種子發芽過程。
4. 牛奶、羊奶及其製品,但由牛奶、羊奶所取得之乳糖醇(lactitol),不在此限
牛奶中的酪蛋白(casein)、α-乳蛋白素(α-lactalbumin)及β-乳球蛋白抗體 (beta-lactoglobulin),都為容易引起過敏反應的蛋白質;而羊奶中也可以發現這些蛋白質的類似物。
【補充說明,乳糖醇可作為甜味劑,為我國可合法使用的食品添加物】。
5. 蛋及其製品
研究發現,蛋白中的類卵黏蛋白(ovomucoid)、卵白蛋白(ovalbumin)、卵運鐵蛋白(ovotransferrin)及溶菌酶(lysozyme),都與過敏反應有關。
6. 堅果類及其製品
堅果中含有多種致過敏蛋白質,這些物質可提供其發芽時所需的營養成分,或抵抗細菌和真菌感染。
7. 芝麻及其製品
種子儲存蛋白質為芝麻中最主要的致過敏成分。
8. 含麩質之穀物及其製品,但由穀類製得之葡萄糖漿、麥芽糊精及酒類,不在此限
麩質(gluten)主要由麥穀蛋白(glutenin)與醇溶蛋白(gliadin)構成,含麩質之穀物包括小麥、大麥、黑麥、燕麥等。
9. 大豆及其製品
雖然大豆及其製品在國人的生活中隨處可見,但仍有些人對於大豆中Gly m系列的蛋白質過敏。
10. 魚類及其製品,但由魚類取得之明膠,並作為製備維生素或類胡蘿蔔素製劑之載體或酒類之澄清用途者,不在此限
目前發現,魚類中最主要的過敏原為小清蛋白(parvalbumin),這類蛋白質廣泛存在魚肉中。
11. 使用亞硫酸鹽類等,其終產品以二氧化硫殘留量計每公斤十毫克以上之製品
亞硫酸鹽為我國合法的食品添加物,在水溶液中會生成亞硫酸根,而亞硫酸根會受到儲存或環境因素而轉換回二氧化硫(SO2),因此,食品添加物使用限量標準才以「二氧化硫殘留量」作為評估規範。一般來說,人體可自行代謝安全殘留限量的二氧化硫,但某些特殊體質者,二氧化硫可能會引起呼吸道相關過敏症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