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各地目前都還在積極的面對鋪捲而來的新冠狀病毒疫情,站在照顧第一線的居服員,更是片刻都不容輕忽這個來勢洶洶變化莫測的病毒的威力,居家服務單位若能建置防疫及查核機制,將有助於維護照顧對象與照顧者,以及和其接觸的全體人員的健康安全。
■ 居服單位管理
1. 具有居家隔離、居家檢疫或符合自主健康管理條件的居服員,於管理期間,不可以安排照顧對象。
2. 落實健康監測計畫,每日體溫監測並行健康評估,並有異常追蹤處理機制。
3. 督導應針對居服員值勤時間、地點進行控管。
4. 確實掌握每班居服員名單及其照顧對象名單。
5. 工作人員工作時應配戴口罩。
6. 訂定發燒及呼吸道症狀的請假規則及工作人力備援計劃。
■ 照顧的原則
1. 每日測量體溫
2. 全程正確配戴口罩,避免口沫傳染。
3. 落實手部衛生,落實洗手五時機。
4. 用餐時不交談,防止口沫沾染在食物上。
5. 平時不要多人聚集,避免於密閉空間或人多的場所聚會。
■ 魔鬼小細節
1. 測量體溫的小細節:
(1)各類體溫測量儀器,需先至醫療器材行等作溫度校正。
小編發現常見到額溫、耳溫槍等,測量出來的體溫是35℃左右,這絕對是不
正確的數字。愛惜您的健康,基礎工作一定要先做好。
(2)如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,需暫停照顧,並盡速就醫。
耳溫勿超過38℃或額溫勿超過37.5℃。
(3)體溫監測位置需盡可能保持一致。
體溫監測位置改變會影響到監測結果,因此監測位置的一致性,較可確保相
對體溫的準確度。
(4)體溫監測儀器需注意清潔消毒。
避免成為感染源,使用過體溫監測儀器後,需測底清潔、消毒。
2. 戴口罩的小細節:
在居家服務時全程正確的帶口罩,並建立相關的查核機制。
(1)正確配戴口罩:
①戴口罩前先洗手
②確認口罩內側戴上
③罩好鼻、口、下巴
④鼻樑片貼緊鼻樑上方
(2)正確丟棄口罩:
①丟棄口罩時,汙染面往內摺,放入袋子內包好丟棄。
②若在醫院可丟入感染性廢棄物的垃圾桶。
③丟棄口罩後,需立刻洗手或消毒。
3. 洗手時的小細節:
居服員確實依循手部衛生5時機和洗手7步驟,使用肥皂和清水或酒精性乾洗手液執行手部衛生,並建立查核機制。
洗手5時機:
接觸照顧對象之前;執行清潔╱操作無菌技術前;暴入照顧對象體液風險後;接觸照顧對象後;接觸照顧對象周遭環境後。
洗手7步驟:
內:手心互相搓洗;外:仔細搓洗手背;夾:十指交錯搓洗指縫;弓:搓洗手指背;大:搓洗大拇指與虎口;立:仔細清洗指尖;腕:連手腕一併搓洗。
(1)洗手好習慣:
①保持經常洗手的習慣,尤其咳嗽或打噴嚏後及如廁後,手部接觸到呼吸道分泌 物、尿液或糞便等體液時,應立即洗手。
②若有觸碰電梯按鈕或公共區域門把等,應勤加洗手。
③注意儘量不要用手直接碰觸眼睛、鼻子和嘴巴。
(2)洗手消毒的時間:
①濕洗手需45-60秒
②乾洗手需20-30秒
⑶洗手消毒液的分量:
①濕洗手時,消毒性洗手液至少需取得約有一個錢幣大小洗手。
②乾洗手時,無論是噴霧性酒精或乾洗手液,若依照洗手7步驟執行未完成前手已全乾,則代表酒精或乾洗手液的量不足,需取足量。
4. 呼吸道衛生的小細節:
⑴有咳嗽等呼吸道症狀時:
應該戴外科口罩;當口罩沾到口鼻分泌物時,應將已污染之口罩內摺丟進垃圾桶,並立即更換口罩。
⑵打噴嚏時:
應用面紙或手帕遮住口鼻;若無面紙或手帕時,可用衣袖代替。
⑶於電梯密閉空間中:
僅量避免交談;如有呼吸道症狀,與他人交談時,請戴上外科口罩與保持良好衛生習慣,並儘可能保持 1 公尺以上距離。
⑷手部接觸到呼吸道分泌物時:
要立即澈底洗淨雙手。